粘度:是潤滑油一項主要的質量指標,液體的分子之間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相對運動時,在它們的分子之間會產生一種阻力,阻礙液體分子間的相對運動,液體的這種性質叫做液體的“粘滯性”。用來表示液體粘滯程度的指標,叫做“粘度”,粘度的大小,決定于液體分子間的內摩擦阻力,液體的粘度大,液體的分子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時所產生的內摩擦阻力越大,液體的流動性就差。反之,內摩擦力小的液體粘度就越小。液體的粘度越小,流動性就越好。
①潤滑油的牌號是根據潤滑油的粘度來劃分的。
②潤滑油的粘度越高,在摩擦面上越容易被擠出,動壓潤滑時,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潤滑油的粘度越高,形成的油膜就越厚。
③潤滑油的粘度越高,其流動性就越差,所以間隙小的潤滑部位不宜使用高粘度潤滑油,潤滑油的粘度高,流動性不好,其冷卻和沖洗作用就比較差。但其密封和減振作用則比較好。
④粘度高的潤滑油,油膜內產生的摩擦阻力較大,因而不適用于高轉數的潤滑部位。
CCS粘度標油一般有五種表示方式:既動力粘度、運動粘度、恩氏粘度、雷氏粘度和賽氏粘度,現在國際通用的是運動粘度,運動粘度是液體在重力作用下運動時內摩擦力的量度,其值以米2/秒(M2/S),習慣用毫米2/秒(MM2/S)。國家標準GB/T14906-94把內燃機油的粘度分為十一個級別。其中六個含W既0W、5W、10W、15W、20W、25W,是低溫粘度級號,不含W的有五個級號,既20、30、40、50、60,系100℃運動粘度級號。